從內到外達成一致性;保健食品代工產品設計的五大核心

健康意識日益增強的時代,保健食品已成為消費者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市場上充斥著各式各樣的保健食品,作為品牌,如何在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打造出讓消費者心動、且具有高度品質保證的產品呢?本文將探討保健食品設計的五大核心元素,從行銷設計、體驗設計、配方設計、劑型設計到包裝設計,一一剖析其關鍵所在。

1. 行銷設計

1-1. 產品定位

市場調查:在保健食品產業中,進行深入的市場調查是不可或缺的一步。例如,我們可以透過問卷調查、消費者訪談等方式,了解消費者對於保健食品的需求和偏好。以膠原蛋白產品為例,我們可以探討消費者更傾向於哪種訴求、口味、包裝或是價位範圍,從而確定產品的方向和特色。

競爭分析:在了解市場和消費者需求的基礎上,我們需要分析競爭對手的產品和策略。例如,我們可以研究競爭品牌的膠原蛋白產品,分析其成分、效果、價格和市場反應,找出自家產品的獨特賣點和競爭優勢。像是,如果發現競爭品牌的產品在味道或效果上有所不足,我們就可以著重改善這些方面。

1-2. 產品受眾

受眾輪廓:描繪詳細的受眾輪廓,包括他們的年齡、性別、興趣和消費習慣等。例如,我們推出一款針對中老年人的關節保健產品。受眾輪廓可能包括 50-70 歲、有關節不適問題、關注健康和生活品質的男女。他們可能經常閱讀有關健康和養生的資訊,並願意投資在提升生活品質的產品上。

受眾行為:了解這群受眾的購買行為和決策過程也是非常重要的。他們可能會透過朋友、家人的推薦、醫生的建議或是口碑評價來選擇保健產品。因此,我們可以考慮透過提供詳細產品資訊、專業醫學證據、客戶評價來吸引他們。也可以透過健康講座、體驗活動等方式,讓消費者更直觀了解產品的效果和價值。

1-3. 需求分析

需求調查:透過問卷調查、訪談等方式,收集目標消費者的需求和回饋。例如,我們想推出一款新的維他命 C 補充品。我們可以透過問卷或進行訪談,了解消費者對於維他命 C 補充品的特定需求,例如他們更喜歡液體還是固體、有無特定口味偏好、或是對添加成分有何看法等。

需求整理:整理和分析收集到的資料,確定產品設計和行銷策略的方向。例如,如果大部分消費者表示他們希望維他命 C 補充品是天然來源,那我們就可以著重在這些方面來設計產品。同時,也可以根據消費者的回饋來制定行銷策略,例如強調產品的天然成分來源和無添加的特點。

1-4. 價值主張

產品特色:突顯產品的特色和優勢,讓消費者清楚了解產品的價值。例如,我們推出一款螺旋藻保健品。這款產品的特色可能是更好的吸收率、螺旋藻的高營養價值,能夠提供消費者全面的維生素和礦物質補充,並且是 100% 天然、無添加的健康選擇。

價值傳遞:要讓消費者了解產品的價值,有效的溝通和宣傳是關鍵。我們可以透過社交媒體、廣告、宣傳活動等方式,強調螺旋藻的高營養價值和天然無添加的特點。例如,製作一系列的教育型內容,講述螺旋藻的健康好處和我們產品的優勢,讓消費者清楚了解選擇我們產品的理由。

2. 體驗設計

2-1. 使用者研究

訪談與觀察:透過與目標使用者的訪談和觀察,深入了解他們的需求、偏好和痛點。例如,我們推出一款新的複合維他命補充品,可以透過訪談和觀察目標使用者,了解他們對於維他命補充品的具體需求、使用習慣和潛在痛點。可能他們希望產品能更方便攜帶,或是對於某些成分有特定的偏好等。

數據分析:除了直接訪談和觀察,我們也可以利用數據分析工具來深入了解消費者的行為。例如,透過分析網站和社交媒體上的用戶數據,我們可以了解消費者對於產品的評價、他們最關心的產品特點等資訊。這些數據可以幫助我們更精確了解市場需求。

2-2. 需求優先級

有了明確的市場需求後,我們需要設定需求的優先級。例如,由於消費者非常重視產品的自然來源和無副作用特質,我們可以將這一需求設為最高優先級。接著,我們也會考慮到效果和價格,根據消費者的回饋和市調結果,確定這些需求的優先順序。

2-3. 情境

情境建立:建立具體的使用情境能幫助我們更好理解消費者的需求和反應。例如,我們推出一款針對上班族減壓的保健食品。我們可以建立一個情境,模擬上班族在工作壓力大、需要放鬆和恢復精力時的使用情懬。這樣可以幫助我們更具體了解他們在這種情境下對保健食品的需求和期望。

情境測試:有了具體的情境後,我們需要進行情境測試來驗證產品的設計是否符合使用者的期望和需求。我們可以讓目標消費者在模擬的情境中試用我們的保健食品,並收集他們的回饋。例如,我們可以觀察上班族在試用我們的減壓保健食品後,是否感到更放鬆、精力是否得到恢復,以及他們對產品口味、效果的評價等。

2-4. 頻率

使用頻率:在保健食品產業中,了解消費者的使用頻率是關鍵的一步,因為它直接影響產品的設計和市場策略。例如,我們推出一款針對改善腸胃功能的益生菌產品。我們需要分析消費者可能每天、每週或每月使用多少次,以便我們可以根據這些資訊來設計產品的包裝、份量等。

頻率優化:根據使用頻率的分析結果,我們可能需要調整產品的設計來提升使用者的使用頻率。例如,如果我們發現消費者傾向於每天使用益生菌產品,我們可以考慮推出一種方便攜帶、一次份量的包裝設計,使消費者更方便每天攜帶和使用,從而提升使用頻率。

2-5. 回購

回購動機:了解消費者的回購動機是提升銷售和建立長期客戶關係的關鍵。例如,我們推出一款針對免疫力的保健食品。消費者可能因為產品的高品質、合理價格或是明顯效果而產生回購的動機。他們可能也會受到良好的客戶服務和品牌聲譽的影響。

回購策略:了解回購動機後,我們需要制定相應的回購策略。例如,我們可以透過提供折扣、優惠券或是積分獎勵等方式,鼓勵消費者再次購買。同時,我們也需要不斷優化產品品質和使用體驗,例如改進產品配方、包裝設計或是增加更多的口味選擇,以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和喜好,設計更多回購動機。

3. 配方設計

3-1. 從需求到配方

需求分析:在保健食品的配方設計中,首先要進行的是需求分析。例如,我們想要開發一款針對中年人群的保健食品,我們需要深入了解他們的營養需求、口味偏好、吸收能力等。可能他們需要更多的鈣質補充、對甜味有偏好,或是希望產品容易吸收。

配方策劃:有了清晰的需求分析後,我們就可以開始策劃配方的大致框架和方向。例如,根據中年人群的需求,我們可能會考慮加入高品質的鈣質來源、適量的維他命 D來幫助鈣的吸收,並且選擇某種受歡迎的甜味劑來調整口味,使其更適合目標消費者群。

3-2. 保健原料挑選

產地調查:例如,我們要開發一款含有靈芝成分的保健食品。首先,我們會調查靈芝的產地,確保它來自品質優良、無污染的環境,以保障原料的品質和安全。

有效成分比例:我們會分析靈芝中的有效成分比例,例如多醣體和三萜類等,確保這些成分能夠發揮最佳的保健效果。

有害物質:檢測原料中的有害物質,例如重金屬、農藥殘留等,確保產品的安全性,讓消費者安心使用。

3-3. 原料交互作用

分析不同原料之間的相容性,避免不良反應。以一款針對眼部健康的保健品為例,我們選用了藍莓萃取物和維他命 A 作為主要原料。在配方設計階段,我們特別分析了這兩種成分之間的相容性,確保它們能夠共同作用,而不會產生不良反應。

3-4. 有效成分評估

添加量計算:以一款針對心血管健康的保健食品為例,我們可能會考慮添加 Omega-3 脂肪酸作為主要的有效成分。根據營養學和保健學的原理,我們會計算出每日建議的攝取量,確保每份產品都能提供足夠的 Omega-3 脂肪酸來達到預期的保健效果。

安全評估:在確定添加量後,我們也會進行安全評估。包括確保添加量不會過量,避免可能的副作用或不良反應。也需要參考相關研究和標準,確保產品的安全性,讓消費者可以安心使用。

3-5. 複方

複方設計:例如,我們要開發一款針對幫助睡眠品質的保健食品。根據目標市場和消費者的需求,我們可能會考慮將鎂、褪黑激素和一些有助放鬆的草本植物成分組合成複方配方。每種成分都精心選擇,以最大化產品的保健效果,幫助消費者有更好的睡眠品質。

複方測試:設計好複方後,我們會進行一系列的測試,包括實驗室測試和臨床試驗,來評估這個複方的保健效果。

4. 劑型設計

4-1. 劑型種類

液態:例如,我們有一款針對快速補充能量的保健飲料。液態劑型的特點是吸收快,便於攜帶,非常適合運動員或是需要快速補充能量的消費者。消費者可以在運動或工作時隨時飲用。

果凍:像是膠原蛋白果凍,它具有良好的口感,保存和攜帶都非常便利。消費者可以當作零食在任何時間和地點享用,同時補充膠原蛋白。

粉包:例如,益生菌粉,它的保存穩定性強,使用場景靈活。消費者可以根據需要,將粉包內容物加入飲料或食物中,方便攜帶,適合出差或旅行時使用。

錠劑和膠囊:錠劑的保存期限長,消費者接受度高,適合長期儲存;膠囊則有著較高的吸收率,能快速發揮效果。

4-2. 安定性

保存條件:以液態保健飲料為例,我們會分析這種劑型在不同溫度、濕度和光線條件下的安定性。例如,我們可能會發現液態保健飲料需要存放在陰涼處,避免直曬陽光,以維持其營養成分和口味的品質。

有效期限:以膠囊為例,我們會設計實驗來測試在一定的保存條件下,膠囊的有效期限和品質變化。例如,透過長期的觀察和測試,我們可以確定膠囊在正常保存條件下可以保存 2 年,且在這段時間內,其營養成分和保健效果不會有顯著變化。

4-3. 吸收率

生物利用度:以魚油膠囊為例,我們會探討這種劑型的生物利用度。透過實驗,我們可以分析魚油中的 Omega-3 脂肪酸在人體內的吸收和代謝情況,確保消費者能有效吸收並利用這些重要營養成分。

劑量調整:以維他命 C 錠劑為例,如果我們發現其生物利用度較低,可能需要調整劑量,以確保消費者能攝取到足夠的維他命 C。例如,如果原本設計的是每日一錠,但實驗數據顯示吸收率不足,我們可能會調整為每日兩錠,以達到預期的保健效果。

4-4. 便利性

以一款針對免疫力的保健食品粉包為例,我們設計了一個輕便、防潮、易開的包裝。消費者可以輕鬆將它放入包包或口袋中,無論在家、在辦公室還是在旅途中都能方便攝取。

4-5. 製程考量

以膠囊型保健品為例,其生產需要精確的填充技術和專用設備來確保每個膠囊中的有效成分含量一致。因此,需要自動化的膠囊填充機器和精確的測量設備,以確保產品品質的一致性。

5. 包裝設計

5-1. 視覺元素

選擇與品牌理念相符的視覺元素,如顏色、圖案和字體等。譬如,深藍色和金色作為主要的包裝顏色,象徵著科技和高品質。

5-2. 條件分析

以一款保健膠囊產品為例,由於這款產品需要在一定的溫度和濕度條件下保存,所以需要設計一個具有良好密封性能的包裝盒,並在包裝上明確標示保存方法和注意事項,以確保產品的品質和效果。

5-3. 包裝提案

提出創意的包裝概念,滿足市場和消費者的需求。以一款針對女性消費者的保健品為例,假設我們提出一個創意概念 —— “自然美”。希望通過自然、環保的包裝設計,傳達出產品天然、無添加特的點。我們選用了環保的棕色紙質包裝,並加入了插畫風格的花卉和植物圖案,呼應“自然美”的主題。

5-4. 內包裝

材質選擇:選擇適合內含物質的包裝材質,確保產品的品質。以一款維他命 C 膠囊為例,選擇高品質的塑膠瓶與密封蓋,這種材質可以防潮、防光,保護維他命 C 不受外界環境影響,確保產品的品質和保質期。

開封設計:設計方便開封的包裝,提升消費者的使用體驗。像是採用易開蓋的設計,方便消費者開封。蓋子上有開啟指示,讓使用者方便取用膠囊,提升使用體驗。

5-5. 外包裝

結構設計:設計堅固的外包裝結構,保護產品在運輸和儲存過程中的安全。以一款葡萄籽萃取保健品為例,外包裝選用了堅固的紙盒材質,內部加入了泡棉保護層,確保在運輸和儲存過程中,葡萄籽萃取膠囊不會受到壓損或破損,保持產品完整性。

環保考量:選擇環保的包裝材料和設計,減少對環境的影響。像是選擇可回收的紙質材料製作外包裝,並減少使用塑膠和其他不易分解的材料。包裝上的印刷也使用環保墨水,致力減少對環境的影響,呼應保健品的天然、健康理念。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內容索引